《新华日报》:新街口, 时代变迁的一扇窗口
发布时间:2013-10-16来源:作者:
浏览:0 打印
字号:大中小
商业街,历来是一座城市最为繁华的记忆。在南京,新街口无疑承载着这样的使命。
伴随着新中国64年的铿锵节拍,从城市的外在形态到内在蕴含,从市民的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一切都在变迁中经受时代洗礼。经济之力在推动社会前行的同时,也悄然打开我们的视野。
今天,无论你站在哪一幢高楼,俯瞰新街口商圈,你的视角可以变、你的心情可以不尽相同,但你肯定会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唯一不变的,是改变!”
记忆与现实交相叠现,让我们体味到发展的分量。从老字号商铺林立的繁华,到商业综合体的繁盛;从百货商店柜台前的拥挤,到网购鼠标点击的人气;从实体经济的规模扩张,到虚拟经济的模式延展,经济形态之变、经济行为之变,勾勒出充满活力的发展轨迹。
站在看风景的窗口前,我们品味时代变迁,体会幸福脉动。
【切片一】
从同一片地看变迁
1983年的新街口。
20年前,新街口地区能与金陵饭店相媲美的也就是位于东北角的这栋楼,现在成了德基。
新街口西北角,如今是鼎鼎大名的德基广场。而在二三十年前,从长江路口到中山东路口这寥寥数百米,是曾经的李顺昌、大三元、环球照相、百花书场、胜利影院……
1987年,19岁的钟强从南京市服装-(首页)bwin官网入口毕业,进入李顺昌洋服店做学徒,正赶上这条老字号云集的商业街的繁华,此后也见证了老字号的搬迁、流失、没落。
在云南路5号,记者见到钟强,这位曾经的学徒,已是两家李顺昌门店的总经理。三四十个平方米的店内,店员正给一位老外量尺寸。
“从长江路口开始,耀生毛线、茂林食品店、胜利电影院、李顺昌、长江百货、冠生园、南京图片社、大三元、百花书场……”钟强回忆着,“过去快30年了,有些店的位置记不清了,但我记得那时的繁华。”
当年,那是何等的繁华!早晨8点半开门营业,而门没开,外面就已排了队。定做一套西服,至少要等六七个月。“收银台连通各个柜台的,是架在人头顶上的钢丝,售货员卖完东西,将票据同钞票夹在夹子上,朝收银处喊一声,胳膊一甩,夹子顺着钢丝滑过去。人多时,满耳都是夹子划过钢丝绳的声音。看场电影也不容易,电影院太少,根本买不到电影票,街上都是拿着钱挨个问‘有没有票’的人。”那时的国庆节,店铺前人挤人。“当年新街口最热闹的地方,就是现今新百商场北门的东侧,因为那里有南京最大的公厕,一到节假日,长队排得里三层外三层。”钟强笑着说。
对一座城市而言,一个商圈不管如何变,总是有一些东西没变——变的是店铺是形式,不变的是商圈的繁华。
德基广场,近两年聚集国际一线品牌,业态含服装、包包、珠宝饰品、超市、饭店、影院……吃购玩乐一条龙。每到周末节假日,广场一期地下一层就会出现摩肩接踵的景观,通道口拾级而上的、迎面走来的,除了人头还是人头。繁华,是德基广场流行的风景:七楼,电影院售票处永远在排长队,对面南京大牌档门前也总有人在排队,服务生招呼着客人,不停地翻台叫号。
变的是品牌,不变的是“高端大气上档次”。过去在李顺昌做套一般的西服,要花普通人3个月的工资。如今,去德基广场买只香奈儿的经典款包包,也往往要花掉一个白领的小半年工资。
李顺昌西服店,创立于1904年,上世纪30年代就是南京最有名的西服店,当时的军政要人、外国驻南京使领馆官员都是常客。“而去耀生买毛线,有钱有票也不行,还要托人找关系。”钟强说,我们都在一条街上做生意,所以卖个面子,常给亲友帮个忙。
“时代发展太快了,现在年轻人更喜欢国际品牌。”钟强的感慨,恰是德基广场的高端定位。LV、爱马仕、香奈儿……在这里,店铺指示牌上,见不到几个中文字,很多是年轻人知晓的英文招牌;在这里,工作人员身穿深色西装,耳朵上挂着通话耳机,穿梭于商场,而身着礼服的年轻女孩,敲出悦耳的钢琴曲……奢华,是德基广场给予消费者的最大感受。
而曾经的高端,如今已远离繁华。2002年,李顺昌及周边老字号动迁。钟强说,我们3层1200平方米的店铺,只换来了货币,却未能换来德基广场200平方米的店面。对于老字号,南京正在启动保护。但在他看来,曾经的辉煌是一去不复返了,“有些地方就是能聚集人气财气,离开了,未来也就难说了”。
【切片二】
从同一个人看变迁
新百新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新百店堂。
国之大庆,家之小庆。10月恰当夏秋转换之际,添置新衣是百姓消费的一大重点。新街口的新百商店是新中国成立后南京首个国有大型百货商店,至今已走过61年路程。新百党委书记朱爱华,是1981年参加工作的,她翻出了几张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照片,与记者一起分享背后的故事。
朱爱华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在针织柜台。1981年的国庆节,商场购入一批出口转内销的白色绣花针织衫,统一款式、统一颜色、统一花型。而就是这3个“统一”,在南京引发一阵抢购风。
“消费者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款式和花型,奔走相告,竞相购买。”朱爱华说,当时南京最漂亮的针织衫就是这款,紧俏到要托关系、找门路。而且,一直到1995年前后,“一款好产品引得市民抢购”的现象,仍在这繁华商圈不时发生,百姓穿衣“撞衫”更是普遍。
抢购背后,其实是商品短缺、佳品匮乏,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额生产、定额销售,让商品品类和形式都比较固定,百姓“荷包”鼓了起来,消费需求却受到抑制。记得波司登刚推出羽绒服时,风靡大街小巷,一个款型就能在全国销售四五十万件,很正常。1992年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后,商品逐渐丰富,与时尚潮流接轨,与国际消费呼应,呈现出多品类、少批量的快速发展趋势,个性化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翻看一张张老照片。在布匹柜台,老百姓正在量身高,准备买布回家做新衣。旁边是针线纽扣柜台,同样挤满了人,而日化、家电、沙发这些如今在专业卖场出现的商品,当年就摆满了新百柜台。
“当时真是卖‘百货’,啥都有。”朱爱华说,货比三家,以往比价格,后来比品质,传统百货业“小而全”的模式难以持续,也不利于塑造核心竞争力,精细化、专业化经营成为必然,新百逐渐转型,将纺织服装作为主营业务,剥离了家电、家居等品类。
而以服饰类商品为主的商场,也在加深细分。“1995年前,新街口地区的大型商厦,只有新百和中央,两家定位差不多,反正东西不愁卖,不存在多少竞争。”朱爱华说,此后,定位中高端的金鹰国际、东方商城、德基广场,以及面向年轻人的大洋百货,陆续进驻这个延续繁华也创造繁华的商圈,促销战由此点燃。
以前,新百对面有很多小吃店。大洋百货等商家进驻后,小吃店都关门了,老百姓到新街口逛街感到不方便,逛累了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新百负一层的美食广场,当年是家具、日化卖场和员工自行车停放处。”朱爱华说,2002年新百在南京率先将餐饮与购物放在了一幢大楼里,最早进驻美食广场的,是大娘水饺、回味鸭血粉丝。2007年,借新大楼建成契机,新百先后将美食广场扩大一倍、8楼办公区腾出来做餐饮,全国餐饮品牌便纷纷进驻。
我国启动“黄金周”是在1999年国庆节。自此,有钱有闲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仅是买买东西。实体百货业开始向综合体转型,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销品茂”纷纷出现。新百受限于楼层结构只做了餐饮,而像万达广场、水游城、虹悦城的业态就丰富了很多,消费者的体验感、参与感也更强一些。
【切片三】
从同一家企业看变迁
1995年位于南京宁海路60号的苏宁。
南京淮海路苏宁生活广场2012年重新开业。
在南京工作的李煜从苏宁易购订购了一台液晶彩电,送给远在西安的父母。“网上买电视,这事靠不靠谱?”心存疑虑的老头老太,逛了实体店比对了价格之后,才放了心。
9月30日,无锡苏宁广场开业。这是苏宁在全国首家以购物中心业态存在的实体店。从卖空调起家的“小舢板”,到如今的互联网零售企业巨舰,苏宁是国内零售业中转型最快、变化最大的企业之一。
消费者需求变迁不断推着苏宁转型,苏宁转型也在引导消费者需求升级。“零售业从事商品流通服务,转型就要从提高流通效率、满足顾客个性需求着手。今后,我们要将门店开到消费者的口袋和客厅里面去。”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说。
1993年,苏宁在轰动全国的空调销售大战中,打败了南京几大国有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空调经销商。而恰是这一时期,空调的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也让中国空调制造业陷入产能过剩。苏宁,果断地从批发转向零售。
1999年12月,南京新街口,苏宁自建的18层苏宁电器大厦剪彩,成为当时单店面积最大的综合家电卖场。随后,苏宁所有店面都变成综合家电卖场,单店面积成倍增加。顾客需求的连带消费,一站式打包购买的模式,让苏宁的业态再次实现飞跃。
当网购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时,2010年2月,苏宁易购正式上线,进入电商领域。当年,苏宁启动“去电器化”战略。今年,实现线上线下同品同价,改名“苏宁云商”,正式转型互联网零售企业。
“未来的店,将会以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为导向,全面建设互联网化的门店,将原先纯粹的销售功能,升级为集展示、体验、休闲社交等于一体的新型实体门店,全店开通免费WIFI、实行全产品的电子价签、布设多媒体的电子货架。”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说。在苏宁未来的门店里,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墙,就可下载苏宁APP应用;诸多商品通过二维码实现虚拟出样,跳至苏宁易购界面直接下单。
新街口在变,苏宁在变。新街口,继续承载着延续与创造繁华的使命。
原载于10月5日《新华日报》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