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win官网入口-最新下载App Store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媒体聚焦 Media focu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正文

【一财网】窥探“互联网+大养老”生态链

发布时间:2015-04-22来源:一财网作者:王莹
浏览:0 打印 字号:

      在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的时代,互联网以及搭界的金融让养老问题站在舆论风口。在多层次养老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如何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高效标准化的养老方式成为迫在眉睫的话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这一问题有了新的探索方向,“大养老”的概念正在逐渐清晰。


      养老新探索箭在弦上

      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1万亿元,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17.5万亿元。2014年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增长到106万亿元,占GDP的比例将从8%增长至33%。

      在打通养老的出路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行业被附着在这一产业链条之上,养老产业的利润空间慢慢清晰化。

华泰证券养老产业研究报告显示,该产业目前共涉及八大子产业模块,分别是养老住宅、养老软件及信息系统、护工培训、福利器械、综合性医护服务、文化生活、老年金融、家政及其他服务。

      虽然早在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9073”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依靠居家养老、7%的老人依靠社区养老、3%的老人依靠机构养老),但是居家养老模式依旧没有得以良好理顺,尤其是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的信息化问题,而这正是未来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的信息基础。在安康通及Natali China CEO卜江勇看来,这一模式目前存在两大痛点,第一,相对封闭和集中的医疗资源;第二,专业化护理人才短缺。

      “中国特色的‘未富先老’的国情给政府造成巨大的社会福利负担,来自经济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及养老服务的压力与日俱增。”卜江勇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吸收国际上先进的养老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三胞集团将以色列最大的养老服务公司Natali收入囊中,Natali模式正式踏上“中国路”,Natali和2013年加入三胞集团的智慧养老服务企业安康通成为兄弟公司,借助安康通在国内17年养老实践,主攻国内高端人群。


      互联网+大养老

      养老产业的痛点之一即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华泰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目前的现实境况是,可用来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家用医疗器械普及率较低,没有现实数据上线汇集,健康管理的模式更多停留在通过社区门诊或医院体检获得的健康数据。

      “互联网+”东风之下,移动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的互联网科技将辅助养老产业中的远程医疗服务、云智慧处理中心等领域,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符合老年群体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流行也将成为数据获取的强大手段。

      看中互联网健康管理数据蓝海的不仅有“全产业链”扩张的BAT,还有包括平安在内的传统金融机构,移动医疗成为医疗界的“先锋兵”。安康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推出个人手机健康管理系统平台,通过移动终端收集用户的健康信息,并提供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这一移动设备在整合老人端的同时,连接了用户的子女和亲属。“他们可以通过手机健康管理平台查询老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健康数据。”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然而,子女拥有这些数据并未形成闭环,老人如果发生“异常”,子女无法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解决问题,对此,安康通配合个人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搭建了由紧急呼叫专线和紧急呼叫坐席组成的紧急呼叫中心。“老人遇到跌倒,疾病、意外等突发状况时,可通过智能设备,一键呼入。”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本报记者了解到,安康通还曾与上海移动共同推出户外定位援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保障服务。当老人在户外发生紧急情况时,拨打手机救助键,援助中心即能相对准确地确认老人位置,进而通知家属或相关救助部门。

      囊括养老行业中所有关联服务内容及服务对象的“大养老”产业概念正在形成。“所谓‘大养老’有两个标准。”卜江勇说,第一个标准是服务内容广泛,“需要养老服务项目涵盖所有的养老服务内容,如紧急救助、康复医疗、健康管理、远程医疗、家政服务、主动关爱等。”第二个标准则是服务对象广泛,无论是刚刚步入老年还是已到迟暮之年,无论身体健康的老人还是患有各类疾病的老人,都应找到合适的服务项目。

      对于未来“互联网+大养老”生态链的打造,卜江勇进一步解构为三个板块。第一,形成终端设备集群,包含急救互助、健康管理、居家关爱和智能定位等多种设备;第二,形成呼叫中心,包含接警中心、数据信息中心、主动关爱中心、线下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四大功能;第三,线下服务集群,包含紧急救助、康复医疗、家政服务等服务系列。


      连接养老链条的金融

      养老生态链的形成,离不开老年人对于所接受服务的“资金支付”,如何盘活现有资源形成“养老+金融”的良性循环是一个跨界的难题,目前得以良性运作金融业务的包含“以房养老”的养老地产和养老保险业务。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自此,多种“以房养老”模式在全国多地金融机构兴起尝试,租售换养、售后返租、反向按揭等多种模式全面爆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地方在执行一段时间之后便戛然而止。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出现上述情况一方面由于房产更能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以及想要将其遗留给子女的想法导致“换手率不高”;另一方面,在目前已经开发的“以房养老”项目中,缺乏专业的医护服务,并未形成有效“闭环”。

      能够为养老产业链补充资金的就是保险业。华泰证券医药行业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资产占GDP比重为5%,企业年金占比为1.1%,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养老资产严重不足,而这代表着商业养老保险巨大的蓝海。

      2014年2月19日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比例的30%。“目前,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的比例为5%~10%,未来空间很大。”华泰证券非银金融分析师陈福表示,未来保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是明显的趋势。

      卜江勇表示,“在未来服务闭环圈里,医院、远程医疗、居家养老服务以及更高层次地提高用户端的支付能力,会同更多的商业保险产品合作。”预期几年内可落地长期护理险,以解决老年人支付能力问题,从而进一步满足社会存量需求的缺口。


      来源: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8471.html


XML 地图